客家風情民俗 | ||||
作者:悅食客家 | 瀏覽:次 | 2019-07-23 09:06 | ||
![]() |
||||
梅州,被譽為“世界客都”。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居住地之一。梅州與廣州相距大約385公里,駕車大概需要五個小時,好像有點遠的樣子耶。雖然遠,但是那里有好吃的啊!就憑這一點我也愿意歷盡“萬水千山”投入到她懷抱。
好啦,智商爆棚的你們肯定都猜到了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的是客家美食啦~
![]()
客家鹽焗雞 客家鹽焗雞是客家的傳統名菜,現在走在路上你可能都會留意到有標著大大的“客家鹽焗雞”招牌的熟食店。 客家鹽焗雞通常整只烹飪。將去除內臟的雞吊起晾干,用一些食鹽涂抹雞的內腔并加入姜蔥等配料。然后用紗紙將整個雞包裹起來埋進高溫炒過的粗鹽里。
![]()
客家鹽焗雞,此種鹽焗雞色澤微黃,皮爽肉滑,骨肉入味。味道滲入到骨頭里,連骨頭嚼起來也是鮮香的。
客家梅菜燒肉 梅菜燒肉這道菜的制作工序有點煩雜,因為要浸泡梅菜,又要將肉上的豬皮過油鍋炸一炸,然后再將肉跟梅菜一起放進鍋里隔水蒸。 喜歡吃五花肉的人應該會喜歡這道菜。梅菜燒肉既保持了肉的口感,再配上梅菜,吸收了多余的油脂,使整道菜既有一種“油氣”但又少了一份油膩感。
客家三釀 客家三釀是指釀苦瓜、釀辣椒和釀茄子。釀菜是客家常見的烹飪手段。 將釀苦瓜、釀辣椒、釀茄子同擺在一個碟子上,形態各異、色澤美觀,既能滿足味覺需求,又能滿足視覺享受。客家三釀中又以釀豆腐最負盛名。
![]()
客家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人宴客中必有的菜色,其地位就有同于白切雞在湛江人的眼中一樣~ 將新鮮豬肉碎、糯米、大蒜、五香粉、辣椒粉等拌勻塞進豆腐里,然后投入油鍋里炸。上鍋時塞上蔥花,味道鮮美無比。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,內里軟滑,有時還會流出一些肉汁,營養均衡豐富,棒!
梅州腌面 在梅州,很多人將“梅州腌面”當做早餐的代名詞。顏色金黃,味道爽口,撒上蔥花或者芝麻,梅州腌面簡單樸實卻讓人回味無窮。
![]()
梅州腌面與枸杞葉瘦肉湯是CP哦 一碗腌面+一碗枸杞葉瘦肉湯,這是出門在外的梅州人的念想啊~
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是客家人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,屬于黃酒。由純天然發酵而成,不添加任何酒精和化學物質,可以直接飲用。
![]()
客家娘酒煮雞 客家娘酒除了可以直接喝之外,也可以用來與其他食物一起烹煮,比如上圖所示的客家娘酒煮雞。都說客家娘酒具有活氣養血、活絡通筋和補血生血的神奇功效,所以客家娘酒也算是一種人們日常家中常備的食材。 看了這么多,如果你還不想吃的話。。。。。。 好,接下來我要繼續努力激發你們想吃的欲望~ 我特別感嘆的是,這個地方有各!式!各!樣!的!粄!比茂名的籺更我讓驚奇啊,怎么辦。。。。。。 “粄”在客家方言里意為“糕點”。
![]()
艾粄 客家人的傳統小食。用糯米粉、粘米粉和艾草做成。內餡分肉餡和甜餡兩種。肉餡一般為:豬肉、冬菇、冬筍;而甜餡則一般為:花生、白芝麻、椰蓉和白糖。
![]() 發粄 用大米制成,是客家人過年過節常吃的糕點,用客家話叫“buo粄”。因為用碗作盛裝的工具,又叫“碗粄”;還有一種叫法是“笑粄”,因為其從碗底隆起來出現裂縫,這種裂縫被人們看作是咧開嘴笑。
![]()
紅桃粄 紅桃粄用才簡樸,做法簡單。用糯米粉加上粄紅揉成面團之后,包入糯米或者芋頭、花生粉末和菜脯為餡;用模子印上紅桃印后蒸熟即可食用。紅桃粄寓意吉祥。過年、嫁娶、搬遷等一般都會見到它靚麗的身影。 還有。。。。。。
![]()
![]()
![]()
算盤子 客家算盤子使用煮熟的芋頭和粉搓勻做成一粒粒的算盤子樣。口感爽滑Q彈。
加入自己喜歡的蔬菜或者蝦仁之類的一起炒,可以作為主食,也可作為一道菜。 對水果無比熱愛的我肯定要挖掘一下當地有什么名果啦!
![]()
梅州平遠臍橙 梅州平遠臍橙,因其頂部有臍,故稱臍橙。具有果大美觀、果皮較薄,肉質脆嫩、多汁、化渣、無籽的特點,深受人們歡迎。
![]()
梅縣沙田柚 梅縣沙田柚,果大,肉厚,多汁,清甜。
![]()
這白花花的果肉,這不斷滲透出來的汁水,這一口一陣清甜的享受,一下子就能讓你愛上! |